画室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书画资讯 > 国家政策 >
北京画院基本不做当代艺术展的背后:在传统中寻找未来
时间:2017-08-02 00:30 来源:黄河艺术网 作者:黄河书画网 点击:

  1956年,画家叶恭绰和陈半丁在世界政协集会会议上配合提出“拟请专设研究中国画机构”的提案,厥后,在其时的周恩来总理的直接体谅下,一年后,北京与上海的中国画院先后创立。前不久,北京画院迎来本身的一个甲子寿诞,作为庆典的重要板块,“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馆藏佳构展同步开幕。

  “创作、研究、解说”,是其时周恩来总理给北京画院的定位。北京画院院长王显着暗示,北京画院“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站在汗青的角度回首这60年北京画院在创作、保藏、研究上的成就,尤其是对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经典研究,是此次眷念展的意义地址。”记者就此对话北京画院副院长吴嘹亮时,他说:“在许多人向将来看的时辰,我们在往回看。好比,十年前北京画院美术馆的第一条就是抉择不做根基不做今世艺术方面的展览。将来60年,北京画院重要的是要在传统中探求将来,怎样把中国文化的根系续上,也必然要有传承。”

北京画院根基不做今世艺术展的背后:在传统中探求将来

“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馆藏佳构揭示场

北京画院根基不做今世艺术展的背后:在传统中探求将来

北京中国画院创立大汇合影

  “北京画院强化了中国画传承方法,重视师徒相承”

  记者:这次北京画院60周年“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有四个楼面的展览,梳理的对整个北京画院的建院展览,我想许多话题可以睁开,好比其时周总理在北京上海两地创立画院提出来那几句话很重要的,一个是担任中国艺术的巨大传统,其它一个是接收外国好的对象,便是是创作、研究、解说和再教诲。由于你们也是开始从教诲睁开的,包罗我看到一楼有薛永年老师其时在北京画院摹仿的作品,涉及对中国画教诲与传承的一些反思。客岁以来《东方早报·艺术评述》和“记者”也推出了一组中国画传承和教诲的思索,因为五六十年月往后,中国美术的教诲在美术学院这一块,不行否定是偏西式的,包罗测验的体制都是,书画家百科,但详细到北京画院与上海中国画院,着实一向有一条师徒相承的线索。

北京画院根基不做今世艺术展的背后:在传统中探求将来

1957年5月14日,北京中国画院创立大会

  吴嘹亮:对。着实1957年创立北京画院开始的时辰,各人都知道,着实焦点的题目就是要办理一个现实的题目——画家的糊口题目,好比说像陈半丁等,这些老画家在1949年往后,他的经济来历也许碰着坚苦,并且这些人对付国度的文化系统来说又举足轻重,有必然的话语权,以是让他们在新的制度下,让他们糊口上有保障,精力上,包罗有必然的职位,以是创立了北京画院,昔时叶恭绰、陈半丁他们来办了这样一件工作。既然要创立画院就有几个工作,得有实其着实的责任与事变内容,适才你提到了,创作、研究、解说、教诲。

北京画院根基不做今世艺术展的背后:在传统中探求将来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嘹亮

  记者:对,着实我想先谈谈教诲,中国画的教诲就正脉而言在美术院校体系照旧有一些题目,但在北京与上海两个画院,从汗青上看,反而与美院有些差异。

  吴嘹亮:教诲着实跟传承是有相关的,北京画院有一点,此刻60年往后再看,它有一点解说上的代价在哪儿呢,就是从开始就强化了中国画传承的方法,就是所谓师傅带徒弟。好比说中央美院,包罗许多学校,包罗从上海美专、北平艺专开始,照旧像西方的学校制度更多一点,着实照旧板块式的、布局式的,分科很细。而北京画院这边从开头就是导师制。

北京画院根基不做今世艺术展的背后:在传统中探求将来

“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馆藏佳构展展出的文献

  记者:就是师徒相承制。

  吴嘹亮:对,就是师徒相承,固然来的这些门生也没有要求说必然要,你好比说学校你得上完初中上高中,上完高中上大学,这儿没有相关,你只要来了,先生以为行,你就可以来上,就冲破了一些所谓学校的壁垒。第二,师傅带徒弟有一个甜头,就是更亲密,师傅说许多话的时辰是体验性的,跟解说的教案是差异的,而是陶冶型的,感悟型的,以是他们的师徒相关也纷歧样。以是在这样的系统下,你会感受北京画院,尤其是前一二批的,像薛永年其后从进修到进画院,其后乃至当了率领,像吴休,像王培东、王文芳本日看来照旧有必然成绩的,并且这些人恰好成为第二代的导师,又带出了不少门生,以是这种传承相关看来,照旧有代价和非凡的一面,北京画院一向恪守。

(责任编辑:马大波)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17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24小时咨询电话:0371-22303902 联系人:刘小姐 黄河书画网 QQ:3463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