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礼资讯 >

王维—— 被后世推上神坛的偶像派画家

时间:2018-02-09 15:17 来源:黄河书画网 审核专员:编辑 点击:
自古至今,勤于书画能得高寿已成共识,史上书画大家长寿者不可胜数。更神奇的是,欣赏好的书画作品还能治愈病患。
  宋代文学家秦观,在蔡州担任学官期间患了肠擗之症(一种肠胃疾病),请郎中诊治许久却始终不见好。迁延日久,秦观不免心中焦躁。想起自己满腹经纶,一心报国却不受朝廷重用,至今还屈居在偏僻的小地方当闲差,其病情愈发沉重。这时,他的好友、精通医理的高符仲来访,给他带来了王维的名画《辋川图》,并嘱咐说:“你要是坚持天天欣赏这幅画,用不了多久,管保疾病全消。”秦观对《辋川图》慕名已久,只是之前未曾得见。他看到真迹,心中大喜,便一边卧床调养一边细细地欣赏起来。看着看着,秦观不知不觉地吟起了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恍惚中,秦观仿佛已经离开病榻,来到了王维的辋川别墅。放眼望去,远处峰峦叠翠,近处秋水潺潺,门外树林里蝉声高唱,渡口边落日余晖映照着村子里袅袅升起的炊烟。秦观与梅舆(春秋时代隐士)、陶渊明(号五柳先生)醉酒狂歌,并随他们一起登华子冈、倚文杏馆、坐临湖亭、踏柳浪,走遍辋川,或品茗弈棋、或赋诗作画,心境豁然开朗,精神为之一振。不过半个月时间,他便觉得神清气爽、食欲增加,病竟痊愈了。秦观十分高兴,特地把这件事的经过作文记叙下来,另纸题跋到《辋川图》上,与画一起还给高符仲。
  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摩诘辋川图跋》。全文如下:“余曩卧病汝南,友人高符仲携摩诘《辋川图》,过直中相示,言能愈疾。遂命童持于枕旁阅之。恍入华子冈,泊文杏竹里馆,与斐(应作裴)迪诸人相酬唱,忘此身之匏系也。因念摩诘画,意在尘外,景在笔端,足以娱性情而悦耳目。前身画师之语非谬已,今何幸复睹是图?仿佛西域雪山,移置眼界。当此盛夏,对之凛凛如立风雪中,觉惠连所赋,犹未尽山林景耳。吁!一笔墨间,向得之而愈病,今得之而清暑,善观者宜以神遇而不徒目视也。五月二十日,高邮秦观记。”秦观这般现身说法,言之凿凿,还真由不得人不信。
  学书画的人都知道,王维不仅是诗人,还是水墨山水画开宗立派的大师。可以说,他是唐朝诗人中最多才多艺的一位。他除了擅长写小清新格调的山水田园诗之外,还长于书画、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若是客观地按照实力排行,在诗歌成就上,尽管王维号称“诗佛”,但至少要位居“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王”白居易之后;在绘画领域里,单从山水画科来说,“国朝第一”的李思训、“画圣”吴道子、能“双管齐下”的张璪在当时的成就与影响力都要比王维大很多。当然,要把各项加起来,以综合能力论,想必王维的得分就高了。
  青年时代的王维并不是我们后来在他诗歌里看到的那个淡泊名利的隐士,他也像所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读书人一样热衷科举。王维从15岁开始频繁赴京应试,直至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30岁了才状元及第。他心气很高,为了能中状元也是花了大心思、费了大气力的。盛唐科举重视荐举与诗赋,缺一不可。王维少年时期就有才名,诗、画、音律无所不通,人也长得很帅,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小鲜肉”一枚。不仅如此,他还懂得包装自己。王维先是攀上了同样爱好文艺的岐王。岐王给王维换上定制的时装,带他去参加玄宗皇帝亲妹妹玉真公主举办的艺术沙龙。身穿华服、假扮艺人的王维一首琵琶曲就赢得了公主的青睐。能得到玉真公主的举荐,中状元、任太乐丞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王维的仕途并不平坦,曾先后两次被贬官。第一次是在做太乐丞期间,因伶人舞黄狮子而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第二次是因在“安史之乱”期间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投效叛军依律当斩,但因他在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叛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终其一生,王维最高的官位是尚书右丞(四品)。与其最终官居宰相之职的亲弟弟王缙相比,其显然少了经国济世之才和进取之心。或许是由于政局的变化无常,王维逐渐消沉下来,开始吃斋念佛。中年王维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尽管他在很多诗作里都表达出了宁静淡泊、寂寞孤单的意境,但现实生活中的他并不寂寞,常与好友诗酒应答、寄情书画,过得悠闲自在。他的山水画就是在这一时期成熟起来的。
  王维在山水画创作方面很勤勉,作品数量颇为可观,仅《宣和画谱》就收录了126幅。由此可见,至宋代时,王维作品的存世量还是相当大的。尽管这126幅作品不一定全是真迹,但最起码也应当是比较接近王维原作风格的。历经一千两百多年的光阴销蚀,那些曾经著录在《宣和画谱》中的王维山水画作早已湮灭不见。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也是最接近其风格的,只有宋徽宗赵佶亲笔题签的王维《雪溪图》了。
  《雪溪图》,绢本水墨,纵36.6厘米、横30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构图平远,是一幅表现乡村雪景的小品。近处山隅一角,空勾无皴,以水墨渲染略分阴阳,小桥、篱舍、村店、屋宇俨然。画面正中有一座临溪房屋。房后有树木五六棵,疏疏落落,极致荒寒。中景的溪流全以水墨渲染。平静的水面上有一蓬船,两个舟子正撑篙摆渡。对岸山坡起伏,寒林萧瑟,村舍掩映。整幅画面白雪皑皑、寂静空旷、意境幽远。王维在这幅画中使用了其首创的“破墨法”——趁墨色尚未干时,使浓淡墨互破,相互渗透掩映,以达到滋润鲜活的效果。以“破墨法”画溪水,更衬出雪之白、天之寒。墨色与白雪相间,产生一种互相对比与反衬的奇特效果;前实后虚,又增加了落雪的厚重感。墨黑雪白,映衬着江村寒树、野水孤舟,传达出作者远离尘俗的孤寂心境。令人称奇的是,此图全幅采用俯视的角度,所画场景透视异常精确,就是用现代的焦点透视原理来衡量,也丝毫不差。真不知道一千二百年前的王维是怎么画出来的。
  真正让王维在画坛备受推崇的原因,是因为“文人画”的兴起。王维甚至一举超越了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达到了最高地位。宋代的很多名家,如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人都是王维的忠实粉丝。其中,以苏轼对王维的推崇为最。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又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厚王薄吴之意,显而易见。
   相较于大、小李将军父子的青绿山水,王维“水墨渲淡”的画风更有“绚烂至极,复归平淡”的审美意蕴。含蓄、幽远、纯净的“援诗入画”境界追求与水墨至上的技法理念,几乎影响了唐代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唐窦臮赞誉王维“诗兴入神,画笔雄精。李将军世称高绝,渊微已过;薛少保时许美润,合格不珍。诗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胜于李思训”,把王维的山水画成就直接置于李思训之上。北宋宋祁也把王维推到了天才的高度,说其“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到明代,董其昌系统地提出了“文人画”理论,更是直接将王维加封“南宗之祖”。清代钱良择评论王维作品时说:“味淡声希,言近指远。乍观不觉其奇,按之非复人间笔墨,唯有丞也。昔人谓读之可以启道心、淀尘虑。”当代国学大师钱钟书更是毫不客气,称王维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历代评论展现给我们后世末学的是一个神一般存在的王维。其不但相貌俊美,而且精通音律,多才多艺,书法、篆刻修养深厚、冠绝一时。他的画艺高超,启百代水墨新风;诗文超迈,得禅宗清明虚空。他是“天下文宗”(唐代宗语);他是山水画“南宗”之祖;他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代表了盛唐绝句诗歌的最高水平……
  中国人素来有归美的优良传统。大家很愿意把所有优秀、美好的道德品质、才华技能都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把这个人塑造成人们理想中的“完人”。王维这位偶像派画家能登上神坛,明显是后人给推上去的,是众美归之的结果。不过,王维也具备了足够的实力和资本。他的影响绝不仅局限于在诗画艺术上的造诣,更是由于他丰富的禅宗思想。王维淡泊功名利禄,潜心参禅修佛。其作画自娱、吟诗寄情、笑傲林泉的隐士人生,成为中国历代文人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正是因为这种境界,升华了王维的诗画品味,使他高居神坛,须仰视才能得见!
 
雪溪图(传)             王维 作
 
(责任编辑:柳主编)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