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斋志异》看清初的物质文明

时间:2017-07-03 11:46 来源:黄河艺术网 审核专员:黄河书画网 点击:

从《聊斋志异》看清初的物质文明

  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文学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聊斋》是蒲松龄在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的,也就是康熙十九年(1680年)前后。通读细阅此书,可以从中了解清初物质文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侧面。

  清初玻璃仍很稀罕

  《聊斋》中《喷水》云:“闻院内扑扑有声,如缝工之喷衣者……太夫人亦惊起,两婢扶窗下聚观之。妪忽逼窗,直喷棂内。窗纸破裂,三人俱仆,而家人不知之也。”此为官宦之家,而其窗户仍糊纸,并没有安装玻璃。蒲松龄在《农妇》中的点评也印证了当时仍用铜镜:“异史氏(蒲松龄的自称)曰:‘……其豪爽自快,于古剑仙何以少殊,毋亦其夫亦即磨镜者流耶!’”在近代工业化以前,玻璃除了做杯盏器皿和玻璃窗外,就是在其一面涂上水银来做玻璃镜。中国传统铜镜没有玻璃镜清晰,且日久会生锈,要定期磨镜才能正常使用。

  虽然中国文献和考古文物中也有玻璃的零星记载和发现,但不像西方那样普及。《聊斋》中也偶尔提到玻璃。《道士》云:“比入其室,陈设华丽,世家所无……珍果多不可名,贮以水晶、玉石之器,光照几榻。酌以玻璃盏,围尺许。”这里的玻璃盏并不是普通的玻璃器皿,而是“世家所无”的奇珍异宝。它们也不是国内生产销售的手工业产品,显然系远渡重洋而来的舶来品,所以才如此名贵。直到鸦片战争后,玻璃才逐渐在国内普及。

  传统猎具弹弓仍在使用

  《王兰》载:“向戏园中,见一少年郎携弹弹雀,数人牵骏马,从诸其后。急欲奔避,横被阻止。少年以弓授儿,教儿弹。方羞诃之,便携儿马上,累骑而行……”这里所说的“弓”,其形状很像弓箭之弓,只稍小一点,发射的是小石子等弹丸,而非箭矢。《聊斋》中的《竹青》也提道:“一日,有满兵过,弹之中胸。”这种弹弓古代较普及,白居易有诗:“……主人憎慈乌,命子削弹弓……数粒米入口,一丸已中胸。”当时中国尚无橡胶,弹弓主要用弓杆(部分也用弓弦)作弹力。直到鸦片战争后,洋枪及其制造术传入,传统弹弓才慢慢被淘汰。民国以后新型弹力弹弓流行起来,即用一“Y”形小树杈作弓杆,以橡皮筋作弹力,传统弹弓被彻底取代。

  大型火器火炮使用渐广

  清初小型火器枪支等发展滞后,但大型火器火炮等的使用却渐渐普及,这在《聊斋》中也有反映。《遵化署狐》记:“次日,阅兵已,戒勿散,使尽扛诸营巨炮骤入,环楼千座并发;数仞之楼,顷刻摧为平地。革肉毛血,自天雨而下。”《龙》也有类似记载:“登楼哗噪,铳炮轰然,龙乃出。”嘉道间评论家但明伦批曰:“哗噪而铳炮之固宜。”意思是说,用铳炮轰击那条哗噪的龙很适宜。《崔猛》中,村民为防土匪来袭,书画家百科,“遣人四出,各假弓矢火铳,又诣邑借巨炮二。日暮,率壮士至隘口,置炮当其冲……贼果大至,络绎不绝,俟尽入谷,乃推堕树木以断归途。俄而炮发,喧腾号叫之声,震动山谷。贼骤退,自相践踏……两岸铳矢夹攻,势如风雨。断头折足,枕藉沟中。”

  文化学术界长期存在一个误区,即认为中国发明的火药长期以来只用于烟花爆竹。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他们(指中国人)致力于化学,发明了火药。不过他们只拿火药来制造烟火,用于节日……中国人没有致力于发明这些毁灭性的工具(指火炮)。”鲁迅也批评道:“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其实,宋元以后,中国的火药武器就一直在发展,虽然明后期开始渐渐落后于西方,不过到清初仍在缓慢发展,且使用渐广。

  对断肢再植术的向往和尝试

  《诸城某甲》载:“其邑中某甲者,值流寇之乱被杀,首堕胸前。寇退,家人得尸。将舁葬之,闻其气缕缕然。审视之,咽不断者盈指。遂扶其头,荷之以归。经一昼夜始呻,以匕箸稍稍哺饮食,半年竟愈。又十余年,与二三人聚谈;或作一解颐语,众为哄堂,甲亦鼓掌。一俯仰间,刀痕暴裂,头堕血流,共视之,气已绝矣。”

(责任编辑:国礼艺术家官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4-2021 www.artren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17020777号-1
网安备案:41021102000103

主办单位:国礼艺术家官网 协作单位:国礼艺术大师委员会 国礼艺术家文化保护委员会